第(3/3)页 肖牧摇头,“先找线索!” 客厅。 重新勘查了一遍现场。 肖牧最后站在死者死亡时的位子前,一块毛绒地毯。 脑海回忆着调查人员当时拍摄的死者与现场的照片。 死者死亡时处于平躺,身旁摆着两个空药瓶,一个空水杯,茶几上有电脑,身边有一部手机…… 尸检报告上指出,死者的服药自杀的过程,给人的感觉很‘专业’。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量服用安眠药,绝大多数人会因药物过激反应,而出现呕吐等现象。 但死者的自杀就有些厉害了。 她居然知道先服用一定剂量的安眠药,在即将陷入昏睡之前,再服用大剂量安眠药,让身体进入‘类休眠’状态。 这样,就不会出现呕吐现象,还能保证药物停留胃中。 又能因大剂量药物自杀成功。 是不是很专业? 当然,这种专业却非常合理。 因为死者自杀前,曾经用电脑浏览器搜索过自杀手段。 完美的解释了她为什么会懂这些。 肖牧移动视线,看向当时摆放手机的位置,死者手边。 案件卷宗中提到:死者自杀前给好友发送过离别信息。 手机设置有密码,且没有设置指纹与人脸解锁。 肖牧看向茶几。 原本茶几上有一台笔记本电脑。 同样设置了密码。 如果是他人想要利用手机与电脑,就必须要知道密码。 现场没有入侵痕迹,死者死亡过程没有遭受胁迫痕迹。 肖牧想到某个警王在勘查完跳楼自杀现场,说过的几种可能。 药物、催眠、洗脑…… 首先是药物。 肖牧摇头。 用药物做到控制一个人,按照指令进行自杀,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催眠和洗脑……肖牧皱眉。 这种方式到是可行,但要如何实施? 警方已经排查过死者家的所有‘网络’。 包括光线宽带、手机无线网络,都没有发现有侵入、对接,等痕迹。 说白了,都不具备远程操控的可能。 肖牧有些头疼喃喃,“逼我开大是吧?” 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闭上了双眼。 假如…… 我是凶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