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升职-《大周工程师》


    第(2/3)页

    三位宰相:纳言(侍中)姚璹(shu)、同凤阁鸾台三品王孝杰、凤阁侍郎兼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杨再思三人正在商议武炎之、韦嗣立二人上报的流民治理方案。

    姚璹问杨再思道:“二位相公,请问对二人治理流民的奏状有何看法。

    我等必须要先议一议,否则圣上问起来,我等回答不上来,就不好了。还是老规矩,杨老弟先来吧!”

    杨再思是他们当中职务最低的人,当然是他最先发言。

    只见他略微一思索,便道:“我看二人的建议各有长处,先说这韦舍人的建议吧。

    按照他的思路,流民必须还乡,头三年按照七成缴纳各种租税,第四年就好恢复正常,并要求尽可能给他们恢复原有的土地。

    如果愿意在当地落户,也是可以的,但是只减免第一年的五成,以后不管,并且土地全部自己开荒,州县不再分给上等的土地。

    他这做法,等于还是逼迫流民还乡。因为单单依靠那些开荒而来的贫瘠土地,是根本不可能把租税交齐的。

    武郎中的做法是将流民全部改作矿户,只缴纳部分租税,同时在当地建立一个冶监,负责征收矿业税。

    我以为,既然韦舍人是劝农使,还是要尊重他的意见为好,毕竟让流民在当地落户,可能会助长人们逃离的想法。

    不过嘛,要说起这方案的可操作性,似乎武郎中的方案更加可行,以为他深入山里面五六天,很是了解流民的想法,也提出了具体的流民安置方案。

    所以,这二人的方案中的确难以选择!还是请姚相公做主吧!”

    姚璹摇摇头,心里暗道:你这分析,也就是把二人的方案重复一遍而已,谁还不会呀?

    此人一贯的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话都让他说完了,却还是没有一个自己的意见。

    他转头又问大将军王孝杰:“王公,你对二人的方案是如何看的?”

    王大将军倒是很直接道:“这流民治理,乃是千古之难事。俗话讲,民以食为天,百姓吃不饱饭,自然会逃亡他乡以求活路。

    依鄙人的看法,武郎中的办法更为可行,这些人本身就在山中开荒和采矿,只有少部分在山外佃种大户家的田地。

    所以若是在没有落实他们土地的情况之下,就贸然强行遣返这些流民,必定会造成叛乱,这也是圣上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今吐蕃大地当前,我估计圣上不日就会派鄙人前去抵御吐蕃,这处理流民之事,还是二位相公做主才是!”

    姚璹一听,还是这王孝杰说话办事爽快。于是道:“我也以为,这韦舍人的意见有些操之过急,不过他是圣上钦点的劝农使,按理可以独自处置,并不需要我等参与。

    但是,如今这奏表到了政事堂,我等如果不向圣上表明态度,万一出事,也是脱不了干系的。走吧,圣上今日在含元殿呢,我等现在就去给圣上汇报商量的结果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