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者这番话,如同一下撕开了那层虚伪的遮羞布,瞬间戳中了周围绝大多数本地学子内心最深处的痛处和积怨! 秦陕之地,文风本就较江南逊色,录取名额更是少得多。 这些籍贯在此、却常年在外接受更好教育的学子回流考试,无疑挤压了本地学子的生存空间。 这话一出,简直是往滚油里泼了一瓢冷水,瞬间炸了锅! “老丈说得对!” “就是!回来抢什么抢!” “在江南吃香喝辣,念最好的书院,考不过人家了,还有脸回来怪这怪那?” “我等寒窗数十载,名额本就艰难,全赖你们这种人!” “滚回江南考去!” “呸!什么玩意儿!” 群情瞬间激愤起来,无数道愤怒、鄙夷的目光射向那几个江南学子,唾沫星子几乎要把他们淹没。 刚才只是少数人嘀咕,此刻却成了众矢之的。 那几个学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围攻弄得慌了手脚,脸色由红转白,支支吾吾地辩解:“我……我等祖籍便在此处,回原籍应试,此乃朝廷规制!有何不可?尔等……尔等岂能如此蛮横!” “祖籍?”那老者冷笑一声,步步紧逼,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深沉的痛心和质问。 “好一个祖籍!老夫问你,你口口声声祖籍在此,你可还记得几句乡音?!可还记得这秦陕的黄土是什么味道?!可曾真心热爱过这片生养你祖辈的土地?! 你考完了,中了,是拍拍屁-股就走,去江南继续做你的富家公子?还是留下来,为这秦陕的父老乡亲做点实事?! 你们回来,不过是把这功名当做一块跳板,何曾真正把自己当做秦陕人?! 反倒来指责我们本地学子才学不济?天下岂有这般道理?!”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重锤,狠狠砸下,不仅砸向那几个学子,也砸在了许多有类似经历的人心上。 周围爆发出更大的赞同声和斥责声。 那几个学子被问得哑口无言,额头冒汗,狼狈不堪。 那瘦高学子眼见形势彻底失控,色厉内荏地强辩道:“你……你强词夺理!祖籍所在,依法应试,天经地义!你……你问这些无关之事,纯粹胡搅蛮缠!” 老者见他还在嘴硬,眼中闪过一丝极度的失望和鄙夷,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猛地问出了一个让所有在场秦陕人都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哄笑的问题: “好!既然你自称秦陕人,老夫也不与你争辩那些大道理。 老夫只问你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可知,‘湿泥碑’是什么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