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思来想去,曹操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 毕竟现在他还要靠这些豪强和世家来打天下。 摆脱是不可能了,除了老世家,手下也会有新世家,但可以削弱可以扶持! …… 大隋。 隋文帝杨坚抱着小世民,看着天幕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定会触动世家大族的利益,但是他还是去做了。 此刻,怀中的小世民咿呀了两声,仿佛在提醒他未来交给他,他来摆平一样。 杨坚轻轻拍了拍小世民,心中暗自谋划。 …… 【科举制的推行,无疑触动了门阀世家的利益根基。】 【那些世家大族对杨氏父子可谓恨之入骨,再加上杨广好大喜功,多年征战、大兴土木,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沸腾。】 【世家们便趁机煽动百姓,制造混乱,然后一呼百应隋朝就灭了。】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深知世家的危害,继续推行科举制。】 【而那些五姓七望们表面上服从朝廷,暗地里却仍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再次崛起,大唐与世家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博弈? 尔等还是不知道世家的含金量啊! 他们这些世家那个不是世代传承家学,拥有的藏书、名师那是难以想象的。 再加上,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诗赋为核心,世家子弟自幼研习,在知识储备和应试技巧上占据天然优势。 说是博弈,不过是一场单方面的碾压罢了! 再加上他们世家上的官场人脉,根基深厚,与考官、礼部官员、存在联姻、同僚等关系,可通过私下运作。 直接向考官施压,要求录取特定子弟,形成“关节”(即暗箱操作)。 当然也不能全部都是他们的人,这个度待控制,既能确保家族子弟占据录取名额的相当比例,也能避免寒门大量涌入威胁自身地位。 除了这些,他们还有一个特殊渠道,那就是“门荫”制度(贵族子弟凭父祖官爵直接入仕)! 李二看着天幕上的这些,脸色很是阴沉。 想当初他修订《氏族志》的时候后,这些五姓七望的人可没少给他下绊子。 还有让魏征进入中枢,一来,这人除了说话难听,但是说的都是对的,二来是一把快刀,打破世家对官场把控的快刀。 因为这家伙出了名的头铁!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