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他都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了,怎么不去当官啊!” “是啊,他要是不去当官,那他父母不是白供他上学了吗?” 古代的读书人,还有百姓们都很不理解。 在他们眼里,读书就是为了当官,不当官书就是白读了。 至于种地,那都是泥腿子干的活计。 读书人所说的耕读传家,耕种的都是佃农,他们只需要负责游山玩水,岁月静好,努力读书考中进士就行了。 他们嘴里喊着,民以食为天,但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提高粮食的产量,甚至连过问农事都嫌弃得很。 只会叫手下在各种时节去督促农民干活,但农民哪里需要他们的督促啊? 【“而袁隆平之所以选择学农,其实是源自一个单纯的初衷。”】 【“在小学一年级的时,袁隆平参观了一个富含美感的农艺园,一下子就让年幼的他心往神驰。”】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激起了他学农的志趣。”】 【弹幕:我也是!】 【弹幕:我也是,袁老是我一生的榜样!】 “这后世,怎么有那么多读书人不去当官,反而要去种地?”读书人们想着,但对于这种行为有些不屑,觉得那些人都是傻子。 大明。 嘉靖现在对于大明的想法,就是全面向后世看齐! 后世有什么,那大明也要有什么! 后世没有的东西,那就是糟粕,就全部不要! 所以,他思索了一下,又下了一道圣旨。 要求在全大明选拔对农学感兴趣的有志青年,还有经验丰富的老农,进行大明的农学研究。 为了机械飞升,皇位又算的了什么呢? 他现在很激进,但改革就是需要激进。 嘉靖一个人当然无法将历史车轮,那接近两千年的历史惯性改变,但他身为一个权术高手,很清楚改革需要怎么做。 扶持一派与他自己利益相同的人,利用他们的势力,与保守的势力作斗争就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