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次日,德国也举行了级别最高的帝国部长会议,由威廉二世亲自主持。】 【德皇本人同意开战,因为他认为,沙皇不会和弑君者站在一起,而法国没有准备好。】 【只要奥匈的动作足够快,就能复刻上一次吞并波斯尼亚的外交胜利。】 “有道理啊。” “确实有道理。” 许多人认同地点头。 【弹幕:沙皇最终也还是和弑君者站在了一起(两层含义)】 (尼古拉:怎么也没完了啊!) 【帝国总参谋长小毛奇也同意开战。】 【赫尔穆特·路德维希·冯·毛奇,德国名将老毛奇之侄。】 【极力主张对法俄发动突袭战争,在一战爆发后,开启了施里芬计划,计划失败后,被解除职务。】 【但小毛奇的理由和德皇相反,他认为俄国一定会下场干预,但因为法国没准备好,所以现在开战对德国最为有利。】 百姓们再次纷纷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确实,很有道理啊。” 【最终,决定性的意见来自帝国宰相霍尔维格,他也同意开战。】 【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德意志帝国第五任宰相。】 【一战爆发前,投了极其关键的一票,使德国被完全绑在了奥匈的战车上,曾极力阻止英国参战,但以失败告终。】 【霍尔维格的理由是,奥匈不一定会为了德国而战,只有德国为奥匈而战时,才能期待奥匈使出全力。】 “有道理。” “是啊,确实有道理。” 百姓们再次点头表示赞同。 【弹幕:这不就是舔狗吗?】 夏雨雪愣了一瞬,然后笑了。 确实啊,仔细一想,还真和舔狗一样。 而且舔到最后,还一无所有了。 不仅一无所有,甚至还倒欠了一大笔赔款。 【7月7日,特使带着德皇的肯定答复,返回来维也纳。】 【德国只要求两点:】 【第一,动作要快。】 【第二,行动要保密。】 历朝历代的将领们纷纷点头,觉得这两点非常正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