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一辈子都在求官,唐玄宗李隆基也给他赐过官,翰林待诏。 李白连这样的官职都看不上,又如何看得上一个吏员的身份? 也幸亏他没当上官,否则以李太白的情商,不被腰斩都算好的了。 【假如你以解试第一、省试第一进入了这四十万人的前一百名。】 “这已经连中二元,要是殿试也能第一,那就连中三元了啊!” “天幕上这说得是林希林子中吧?”一个已经报名了的读书人说道。 “应该是子中兄,他写的那篇《佚道使民赋》当真好啊。”一个和林希关系不错的考生兴奋道。 “子中兄文采斐然,今科状元恐怕也是子中兄了。” 【如果此时你觉得自己已经可以扬名立万了,那你就高兴得太早了。】 “啊?” “这是为何?” 考生们一片哗然,不明所以。 【弹幕:嘉佑二年参加殿试且连中二元的,只有林希一人,确实是状元热门选手】 “那子中兄是如何没能成为状元的?” “殿试也不可能有人舞弊啊。” 原本十分高兴的宋仁宗赵祯也十分纳闷,林希林子中他知道,他还想着殿试的时候第一个看他的文章呢,难不成他发挥失常了? 【弹幕:林希殿试中,一句“天监不远,民心可知”,赵祯直接就他定为了三甲】 “啊?” “陛下缘何如此啊?” “陛下,兼听则明啊!” “陛下当效仿唐之太宗,虚心纳谏,广开言路啊!” 仁宗朝的文臣们顿时就来了兴趣,开口对着皇帝就是一顿狂喷。 谁让当今官家好欺负呢,而且这事官家做地得也确实不地道。 就算林希考试中批评了官家,那也是官家你的问题啊,官家你难道就一点问题也无? (原则上殿试确实不会存在舞弊现象,但奈何原则本人开口了) 就这一条弹幕,甭管历史上赵祯是否真的因为如此没有将林希定为状元,这次他也必须是状元了。 否则汹汹民意,能将赵祯给活撕喽。 (章衡:6)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