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脑子里被灌输的,也不再是传统的忠君爱国。 而是对刘启个人最狂热的崇拜。 他们,就是刘启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尖刀。 随时准备为他,刺穿一切敌人的心脏。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草原。 孛儿帖也接到了刘启的最高指令。 她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放下手中所有的征伐。 率领着她那支战无不胜的游牧军团。 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日夜兼程地向着新长安疾驰而来。 她知道,真正的大战就要开始了。 而她,将作为刘启手中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在这场关乎两个文明生死存亡的豪赌中。 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所有的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只有孔融那边,出了点小小的麻烦。 他虽然利用自己元老院议长的身份和在士林中的威望。 成功地将那些殖民者,塑造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海外恶魔。 也激起了全国上下同仇敌忾的情绪。 但是,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在暗中悄悄地流传。 一些所谓的有识之士。 一些读了几年圣贤书,就自以为看透了世界本质的酸腐文人。 他们不相信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会是十恶不赦的魔鬼。 他们觉得,这一定是刘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编造的谎言,甚至私下里偷偷地联络着。 一些人私下筹谋着所谓的“清君侧,靖,国难”,明里暗里串通联络。 他们动机很直接,就是想推倒刘启眼中的“暴政”,为心中的“崭新文明”引大军来开道。 这些话听着荒诞得离谱,可偏偏在一帮还留着过去幻想的老旧贵族里颇有市场。 像阴暗下水道里永远不死的老鼠,并没本事冲上台面,却时不时就恶心到你。 这帮角色让孔融头大得不得了,明知无计可施,也只能咬牙忍耐。 作为习惯讲仁讲德的书生,他从没想到跟这种油滑狠人的手腕短兵相接该如何下手。 实在没辙,只好拖着抹不开脸皮的步子,跑去找刘启商量出路。 等到终于说完一遭吐苦水,发现对面的那位大元帅始终安静无波。 刘启只是很轻地问他的意见:“名单你理完了没有?” 孔融愣在原地,连要点头都反应慢了半拍。 “说的是那些搅风搅雨,背后偷偷传播谣言引祸水的人。” “他们的底细,你全都汇总清楚了吗?” 刘启嗓音听着平淡如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