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甫反应了过来,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到了刘启的面前,抱住了他的大腿。 “工部尚书乃是国之重臣,关系到帝国社稷之根本。” “岂能授予一介匠人之手,此举,有违祖制,会乱了纲常的啊。” “请陛下,收回成命。” 他身后的那些世家官员,也如梦初醒,纷纷跪倒在地,哭天抢地。 “请陛下收回成命。” “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他们试图用这种最激烈的方式,来阻止这个荒唐的决定。 在他们看来,让一个工匠当尚书,比让匈奴人打进京城,还要让他们难以接受。 因为后者,只会让他们失去财富和生命。 而前者,却会让他们失去他们赖以为生的,身份上的优越感。 然而,刘启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们,眼神里充满了不屑和厌恶。 “祖制?纲常?” “在你们眼里,除了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还有什么?” “当黄河决堤,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的时候,你们所谓的祖制在哪里?” “当贪官污吏,将修堤的款项中饱私囊的时候,你们所谓的纲常又在哪里?” “是墨迟,是这些被你们看不起的工匠,用他们的双手,用他们的智慧,甚至是他们的生命,为朕,为这个国家,堵住了那个天大的窟窿。” “而你们,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们,除了在这里摇唇鼓舌,党同伐异之外,又为这个国家,为这些百姓,做过什么?” “你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对朕的决定,指手画脚?” 刘启的话,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狠狠地扎进了每一个世家官员的心里。 让他们羞愧难当,却又无力反驳。 因为皇帝说的,就是事实。 刘启没有再理会他们,他轻轻地推开了抱着自己大腿的王甫。 然后,亲自将那枚代表着工部最高权力的尚书大印,交到了墨迟那双布满老茧,却异常有力的手中。 “墨爱卿,从今天起,朕就把帝国的未来,交到你的手里了。” “朕要你,用你手里的工具,用你脑子里的知识,为朕,为这个帝国,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盛世。” 墨迟激动得浑身都在打颤,老人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他咬着牙,喊着声音,整个身子重重跪到了地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