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完了?”刘启等他们喊得差不多了,才不咸不淡地开了口。 “说完了就听我说几句。” 他站起身来,一步步走到杨士道面前。 “老师,你刚才说,科举考的是德行和治国方略,是这样没错吧?” “正是。” 杨士道一脸的傲气,这是他们这帮读书人最自豪的地方。 “那好,我问你,黄河年年决堤,淹死百姓不计其数,你读的圣贤书,教你怎么治水了?” 杨士道一下就愣住了,这个问题他答不上来。 治水要靠水利工程,靠的是精密的计算,这跟读经书能有什么关系。 “我再问你,北疆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你读的圣贤书,教你怎么求雨,怎么改良农作物增产?” 杨士道还是答不上来,脸色已经开始有些不好看了。 “我三问你,如今我大晋国门之外强敌环伺。” “人家的铁甲舰随时可能开到咱们家门口,你读的圣贤书,教你怎么造枪造炮造军舰了?” 刘启每问一个问题,杨士道的脸色就白一分。 问到最后,他已经面如死灰,嘴唇都在发抖。 这些问题,他一个都回答不了。 因为他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里头除了教他怎么忠君爱国。 怎么修身养性之外,什么有用的都没有。 那玩意就是一套用来维护统治禁锢思想的工具,压根解决不了任何现实问题。 “回答不上来了?” 刘启冷笑一声。 “你所谓的德行,就是眼睁睁看着百姓在天灾人祸里挣扎等死而什么都做不了吗?” “你所谓的治国方略,就是抱着几本一千多年前的破书,去面对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吗?” “老师啊老师,你不是蠢,你就是纯粹的坏。” “你不是真的在乎什么文脉道统,你真正在乎的。” “是你们这群人垄断知识愚弄百姓,从而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特权。” 刘启的话就像一把把最快的刀子,狠狠捅进了在场所有读书人的心窝子。 把他们那层用仁义道德织成的虚伪外衣,撕了个稀巴烂。 也把他们内心深处最龌龊最自私的念头,血淋淋地掏出来扔在了太阳底下。 杨士道的身体剧烈地抖了起来,他指着刘启,嘴唇哆哆嗦嗦半天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