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雅州黑茶-《大宋茶商》


    第(3/3)页

    茶商收购毛茶后,除毛尖、芽子二种茶外,均需做色。也就是使毛茶发酵,变成黑褐色。

    这道环节需二十余日,晒成八、九成干。

    干茶经拣选后,分为茶梗、精茶及细茶。再把制成的茶梗同时加入茶叶内,进行配堆。

    配堆完毕后的茶叶入包,再把茶装入甑内蒸上片刻,压制成形后,用黄油纸包好。

    粗茶每包四甑,每四大甑重四斤,细茶每包十六甑,每甑一斤。

    每四大甑或十六小甑合并后,再以黄油纸包好,扎上篾条,套上篾兜即可运输、存放或是售卖。

    而精制和分包,不同的茶商有不同的制法,江氏也不例外。

    他们江氏也会在茶农那里买粗制黑茶,再根据自己独特的手法精制售卖。

    江吟端起泡好的黑茶抿了一口,口感不涩不苦、回味甘甜。但因是粗制,口感比不得江氏自己售卖的黑茶。

    随即,她又将目光放到另一种茶上。

    这茶外形微卷,形状如同雀舌,银毫显露。色泽是黄绿油润的,带有金黄色的鱼叶。

    冲泡之后,它的汤色清澈带微黄。抿上一口,味道鲜浓,有甘甜、醇厚的味道,叶底嫩黄。

    江吟眉头微蹙,这口感这模样,似是蒙顶石花和蒙顶黄芽的结合。

    难不成,有人在蒙顶石花和蒙顶黄芽的基础上,炒制了另一种茶?

    她有些不确定,于是偏头朝小萝道:“小萝你来尝尝这茶,可觉得有什么不同?”

    兴许,是她的错觉也不一定呢。

    小萝端起她递的茶杯抿了一口,又再抿一口。

    直到喝了半杯茶,这才放下茶杯,怪异的盯着茶杯里的茶叶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