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清早聚齐-《回到那年那天》
第(3/3)页
“妈,这箱子里除了这六罐蜂蜜和一盒点心,还装什么吗?”职业为百货大楼售货员的张贺小姨,撂下粥碗,走到昨晚她亲手打包好的纸箱旁,一边看着大姐张丽琴今早带来的一袋苹果,一边向母亲问道。
“还带什么呀!给了我姥姥,也都得被李辉他们两口子给吃了。”三姨张丽芬瞄了父母一眼,语气不善的冲妹妹说道。
“表弟他们两口子一直伺候着姥姥姥爷,没功也有劳啊!我看他们挺孝顺的,就算是吃,也不会没姥爷姥姥的。”张贺母亲一边清点着一会儿要带走的东西,一边随口接过妹妹的话道。
“你会看人吗?敢情不是你买的,净捡便宜话说。”三姨闻言立即给了自己二姐一句。
“就是,李辉打小跟着我姥姥,我姥姥有什么好的都给了他们了,他们没少占便宜。”四姨张丽清也表情不善的补刀道。
“行了,管谁吃呢!都是咱们一片孝心。爸,您看我买的苹果多好,可贵了!要不您跟我妈留着吃吧,别带了。”大姨张丽琴边说边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苹果。
“要不留俩?”一直都没什么主见的张贺姥姥,走到大女儿的身旁,接过苹果向张贺姥爷问道。
“都带走。”坐在沙发上正盯着三个外孙吃早点的张贺姥爷,眼睛动都没动便冷冷地说道。
“贝贝,你装那么多报纸干嘛呀?”张母从里屋拿出了自己的书包,这才发现包里也不知什么时候被儿子塞进了一堆报纸,故而疑惑的冲正在喝粥的张贺问道。
“路上没事干,您教我认字啊。”张贺随口答道。
“带本字典不就得了,带那么多报纸干嘛呀?”张母不解道。
“字典和报纸内个沉啊?”张贺扭头道。
“嘿!还没跟你们说呢?这贝贝现在会写好多字了,算数也特溜儿,昨天还说要给我和你爸唱出戏呢!”张贺姥姥满是骄傲的看了张贺一眼插话道。
“他都上学了,可不得认字吗,这有什么呀?”三姨不屑道。
大姨闻言则微笑着看了看自己三妹一没有说话。
“我觉得他肯定是在哪抄的,一准儿不是他写的。”因为昨晚张贺没有理他,所以也没能亲眼看到张贺背诗写字的小姨,故意用激将法望着张贺说道。随即便要伸手去拉吴鑫身前的抽屉,欲要拿出昨晚母亲向她显摆的那张信纸给姐姐们观瞧观瞧。
“没时间啦!您们看看这都快6点半了,咱们得走了。”张贺使劲用手按着抽屉口,皱着眉望着座钟道。
“哟!可不是嘛!赶紧的吧,一会儿该赶不上车了。”张贺姥姥望了一眼座钟,立即起身向众人催促道。
于是,众人也都纷纷开始行动起来,该收拾碗筷的收拾碗筷,该提(di)喽东西的提喽东西,该抱孩子的抱孩子,该锁门的锁门,不多时便陆陆续续出了四合院,坐上了离家不远的那辆开往永定门火车站的公共汽车,未到7点就到达了火车站。
坐在这久违的绿皮火车上,张贺不禁有些愣神儿。恍惚间,他仿佛又看到那时的自己,时而为了配合大人的“节俭”,嘟着小嘴极不情愿的跟着他小姨一节一节车厢的“闲逛”,时而又被大人们逼着和弟弟们一起“躲在”车厢的座椅下补觉休息。眼前的那一双双鞋与一双双脚,以及那狭小的空间里所能闻见的味道,至今都让他记忆犹新。以至于此刻的他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很讨厌密闭的空间与拥挤的人群原来是从这会儿烙下的病。
好在这一次,他选择坚持让母亲给他补票,且勇敢的扛住了大人们对他的“谆谆教导”与冷眼攻击,这才终于换来了他一路的安宁。最终历经七个小时的几经辗转,他们一家终于来到了位于河北深县的一座村庄的村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