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再遇机缘-《回到那年那天》
第(2/3)页
“老年间?你这小子,说话真逗,跟个小大人似的。以前啊,祭祖这事儿只有家中的男丁才可以,出了门的闺女都不行。但现在没这规矩了,只要是咱家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姑爷媳妇都可以。但是中秋节不许男的拜,小年不许女的拜。这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太姥姥满面慈祥的对这个重外孙解释道,至此也开始对张贺这个小孩比其他孩子多了几分关注。
10点整巳时正,在太姥爷的一声令下,张贺的小姨点燃了供桌前两条“长龙”的引线,一时间院里院外响声震天,随之便也让家族上下一众人等开始在前院“集结”。
“你们三个小子就跟在我们后面,看我怎么做怎么说,你们照做就行啦。”鞭炮响毕,张贺的太姥姥便拿着一大把还没点着的香,一边分给众人每人三支,一边特意对“头次”来农村省亲的小哥仨嘱咐道,之后便开始了祭拜祖先与众神明的祭典。
只见这一大家子二十几口人,以辈分排序,三人一排,三人一排的整齐的跟在张贺太姥爷与太姥姥的身后,也如长蛇一般挨个向门神,牛神,灶神,仓神等诸神鞠着躬行着礼,听着并重复着太姥姥所说的每一句祷告词。最终来到了位于后院正屋的供桌前,并将手中的香交还给太姥姥的手中,逐排向供桌上的排位行三拜九叩大礼。最后再由太姥姥将一大把香全部点燃,插进供桌上的香炉里,以此祈求整个家族能够得到神明与祖先的庇佑!
而在这场祭典中,表现最为虔诚的应该就数张贺了。他不仅在跟随大人身后重复太姥姥的祷告词时就是最大声的一个。而且在向祖先与神明的牌位行三拜九叩大礼时,他也能将让自己的头在与地面接触一刹那,传出“咚咚咚”的响声。
他这么做,倒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真心想祈求神明和祖先能够眷顾他的母亲。虽然他知道母亲的开颅手术一定会成功,也知道母亲最终会扛住手术后的那场突如其来的打击。但作为穿越回来的他来说,还是会对“蝴蝶效应”一词感到心有不安。
神明是否知道他这份心思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却让站在供桌旁一直看着他的太姥姥很是满意。故而老人家便偷偷的往他兜里塞了一块钱,又从供桌上拿下了一块糖果,悄悄地擩进了正准备行第三拜的张贺的嘴中。以至于张贺一边磕着头一边向太姥姥还以微笑时,又无意间让他发现了供桌下躺着的一支瓷瓶。
“这难道是...不会吧!”待祭典礼毕,大人们都去了前院忙活午饭,弟弟妹妹都争着管太姥姥要“赏钱”和供桌上的贡品的时候,张贺却悄无声息的捡起了供桌下的那支瓷瓶,蹲在地上背对着弟弟妹妹们开始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观察起来。
“不会吧。这不会就是传说中的中国五大名窑里的哥窑吧?我的妈呀!我几时有过这般好运气啊!我上回怎么没看见啊?哦,对,上回光顾着看太姥姥的三寸金莲了,压根就没往别处看。”张贺一下子就将这只灰青色,瓶身大概有自己两只小手高,造型像是观音手里的净瓶,只不过大上了几号,且在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不规则裂纹的瓷瓶,与他无数次在博物馆中为客人们讲解的哥窑瓶联系了起来。这不禁让他顿时激动地仿佛心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似的,开始一遍一遍的提醒着自己“淡定,淡定。”
“表层有明显乳浊感,釉面较厚。开片不规则,明黑暗黄,这就是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呢?”张贺只觉自己的小手已激动地开始微微在颤抖,但他还是举起了瓷瓶开始观瞧其口足。
“瓶口釉薄呈黑紫色,底足无釉现黑边。全中,我的天哪!跟博物馆里的哥窑的特征完全一样。”想到这里,张贺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开始变得有些急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