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跟他们聊了一会儿,杨果便回去了自己的酒店。这段小‘插’曲还是蛮有意思的,杨果更是从中获得了充沛的信心原来,我做出的努力已经在国外看得到影响和改变了! 虽然伯特是一个华人,但从他的反馈中,杨果可以感觉到这个拆字法中文学习理论确实是能够为国外民众所接受,或许不需要等待太久,就不仅仅是华人,还会有其他民众加入到中文学习的行列中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会说汉语! 三月十六日,ted大会终于隆重开幕了! 杨果的演讲被安排在了第二天,所以第一天,杨果会去串场,去听听其他演讲家的演讲。要知道,这个现场听演讲的机会可是非常难得,要不是他本身也是演讲家,要想在现场去听,那得‘花’上七千五百米元。 今年的ted大会,它的主题是“truth&dare”,中文翻译是“真心话,大冒险”,或者翻译成“真相与勇敢”更为合适。 本身这次大会的主旨,就是想要探究那些被普遍认知的“真相”,呈现更深层次的剖析、更加丰富的理解,以便能够挖掘出具有革新意义的新思想。而勇敢,是抛开陈旧的传统而去推动革新的力量,人们需要做出“勇敢”的改变,才能真正创造未来! 大会里有很多新奇和有趣的思想被演讲家们分享着,这里的演讲家,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演讲家,而是来自各行各业愿意分享自己的思想的‘精’英们。 比如戴维斯,他是mit博士,也是一个叫caperture应用程序的开发者。他带来的新奇思想,就是他和他的合作伙伴们开发设计出来的这个叫caperture的音频工具。 不同于人们所理解的那些,它这个是真正的“视觉麦克风”,通过算法,将完全没声音的视频中,将与声音发生共振的物体的共振捕捉,然后再转化成可以被理解的音轨。 再比如说丹尼尔,他通过教导式回声定位开发了盲人和可视人都可以使用的体验感知工具盒。这或许跟他一岁开始失明有一定的关系,他能够通过敲击舌头,然后通过回声自己辨别方向。 于是,他们认为回声定位产生的图像和视觉看到的是相近的,或许盲人真的能够通过回声去“看到”这个世界。 还有3d打印等等新奇的发明和值得人们深思的思想发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