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凤琴撇撇嘴:“哎,有穿的就行了。” 几个女孩子选好了鞋子,白客拿着支票到收银台付账。 然后大家大包小裹叽叽喳喳地离开了。 第二天,音像社的海狮面包车到了,拉着大家赶往鹏城。 白客到鹏城其实不仅仅是来送妹子。 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跟韩盛、老梅两位股东商议投资的事儿。 音像社这种公司,前期有办公楼、录音设备方面的投资。 等开始真正运营之后,成本就很低了。 眼下,音像社的办公楼已经快建好了。 录音设备什么的几年之内也不需要添置了。 而流动资金也不需要太多的钱。 这一年赚到的钱还盈余了一大块儿,总不能让它躺在银行睡大觉。 其实白客的建议简单粗暴。 买地!买地!买地! 韩盛是大股东,白客是二股东,老梅是三股东。 韩盛对白客基本是言听计从。 两人决定的事儿,老梅肯定也没法反对。 但如果能当面跟他说清楚那不更好吗? 白客把港九、欧美的经济发展规律分析给老梅听。 “你看,咱们特区也处于高度发展的阶段,寸土寸金啊!” “可不寸土寸金嘛,咱们国贸跟前的地块儿眼下都100多块钱一平了。连大浦、元朗那边都要七八十。” 白客兴奋不已:“拿!拿!统统拿下!听我的,五六年后至少能涨到1000多!” 老梅还将信将疑:“不会吧,涨那么多,以后大家盖得起房子也买不起地了。” 眼下,土地的价值、人工的费用都几近于无,一栋建筑主要的成本就是建筑材料。 所以,老梅还转不过弯儿来。 “你看看港九?他们60年代的土地多少钱?现在的多少钱?再看看他们的一栋大楼,土地、人工占多少成本,建筑材料又占多少成本?” 老梅虽然暂时转不过弯儿来,但他也是见多识广的人。 港九也去过几次,自然知道那里的情况。 听白客一说,点点头:“也是,就算咱们特区发展到港九一半儿的程度,那也相当惊人。” “一半儿的程度?告诉你吧老哥!30年后,咱们特区就可以跟港九并驾齐驱了!甚至超过它!” “有那么厉害?”老梅震惊了。 韩盛在一旁笑了:“不管怎么样,俺们大侄子的眼光是错不了的。” 老梅点头:“好吧,不过市中心也没多少地块儿好拿了,最大的也就1000平米。” “虱子再小也是肉,有就拿!” “大浦和元朗那边倒是有很多大地块儿。” “有多大?” “大的有10000多平。” 白客兴奋不已:“拿!统统都拿!越大越好!除了日常流水,剩下的现金都别留着。” 白客的情绪显然也感染了老梅。 “好!就听你的!” 白客从省城到京都到羊城,再到鹏城。 这一路走来真可谓收获满满。 可等他回到家里,来到大宗商行。 却看到刘清涛和白宁都愁容满面。 一看就是出大事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