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解~~放铸造厂-《超级军工霸主》


    第(2/3)页

    要是战争爆发,敌军势必会对支撑战争潜力的工业基础实施毁灭性打击,如果全国只有一条军工产业链,敌人只需要选择几个关键性节点,实施大规模高强度的突袭作战,中国的军工基础便会遭到摧毁,届时在得不到武器装备补充的前方将士,其后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正因为如此,为了维持战争潜力,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都不会只构建一条军工产业链,美国如此,苏联则更是如此,中国作为大国自然也不能例外,远在六十年代开启的三线工程,便是为了构建第二条军工产业链;

    新时期建立的万山军工集团也有着这方面的深层次考虑,所以作为中国军工摇篮的东北军工产业链自然不能轻易放弃,哪怕相关企业处在亏损状态,也要勉励维持,要不然一旦产业链断裂,

    相关的机械设备流失不说,大量数量的技术工人也会就此丧失,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机械设备没了还可以花钱去买,可是技术工人要是没了,就算到时候拿出黄金,也未必能换回来.........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军工企业就是最好的例子,经历九十年代休克疗法的摧残,致使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在这种形势之下数量庞大的军工企业顷刻便土崩瓦解,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就此流失;

    经过十几年的徘徊和整顿,等到俄罗斯经济终于逐步恢复,准备重振昔日的军工帝国时,却猛然发现机械设备还在,可至关重要的人却没了,甚至很多重要岗位出现断层,导致俄罗斯军工不但无法满足新装备的研制需求,就算是制造老装备也是质量问题频发,直到21世纪10年代,这种情况才得到一定的改观,可这时俄罗斯的军事装备已经被世界其他军事强国追上,甚至赶超..........

    卢嘉栋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对军工产业链的情况可谓是知之甚深,再加上稳定东北大局,安定职工人心等目的,卢嘉栋对递交上了报告,无不是悉数打回,所以类似的裁撤方案便停了下来;

    只不过停是停下来,但这种裁撤小厂的思想却从没有在集团内部消除过,所以很多人认为,类似解~~放铸造厂这样缺乏盈利能力的中小厂的裁撤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当下解决不了,待时机成熟,国企改革深化,终将会走到生命的终点,也正因为如此,这类厂在集团内的地位并不高,职工待遇也是一般,要不是集团分配一些活计保持生产线的基本运转,立即散伙也只是分分钟的事...........

    “师父,师父...........”

    这天一大早在解~~放铸造厂工作三年的普通铸造工秦高强,一进车间便冲着不远处正半蹲在地上的师父高兴的喊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