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戎机 (二 上)-《烽烟尽处》


    第(1/3)页

    第八章 戎机 (二 上)

    骑着鬼子送的东洋大白马。拎着鬼子造的三八大盖儿枪。美滋滋哼着山西小调。张松龄心里头好生惬意。

    当然。如果能把背后那群“苍蝇”也顺手拍死。今天的战斗就更完美了。但这个愿望看起來难度却有点儿大。那伙阴魂不散一路尾随着他的鬼子兵非常狡猾。即便追得最近时。也跟他保持着五六百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张松龄的用盒子炮的威胁基本等同于无。而马背上用三八步枪射击。却是他尚未掌握的“超级”技能。准头还不到平时卧姿射击的一成。每每冲着追兵的脑袋开火。到最后子弹却钻进了鬼子脚下的草地中。除了让战马哆嗦几下之外。起不到任何威慑作用。

    盒子炮的射程不够。三八枪又不适合在马背上射击。想将追兵干掉。剩下的唯一选择就只能是掉头冲过去。用马刀來决定胜负。可惜张松龄沒有三头六臂。也非金刚不坏之身。以单人独骑同时和十二名鬼子拼刀。这种纯粹找死的事情他肯定不会去做。况且身背后那伙追兵也绝对不会给他炫耀个人勇武的机会。每当他将大白马的速度放慢。小鬼子们就立刻拉紧各自手中的缰绳。严阵以待。仿佛张松龄真的是传说中的绝世猛将。能在千军万马中杀个七进七出一般。

    好几次张松龄被追得心烦。干脆催动白马将追兵甩了个无影无踪。可当他再度停下让战马恢复体力的之后。鬼子兵们就踩着草地上的马蹄印儿顽强的缠了上來。依旧是将双方的距离保持在五百米之外。既不想冲上前围攻他。也不愿挨他的冷枪。仿佛试图跟他永远象目前这样和平共处下去一般。极力避免任何战斗的发生。

    东洋大白马短途冲刺能力强。鬼子胯下的改良品种蒙古马耐力非同一般。在双方的坐骑各占优势的情况下。想将鬼子兵们甩掉。对张松龄來说非常困难。接连试了三四次。他都沒能如愿以偿。索性不再继续这种毫无意义的举动。慢悠悠地“领”着鬼子兵们在草原上看起了风景。

    临时推举了酒井伍长为首领的鬼子兵们。仿佛正巴不得张松龄这么做。也非常“默契”地放松了马缰绳。跟在五百米之外举着脑袋四下张望。

    讨伐喇嘛沟游击队的事情。有大部队和临时征召來的马贼们去做就足够了。无需他们这些底层小兵再过去分功劳。况且决胜弹那玩意儿。发射出去之后。毒烟的扩散方向就不再受任何人控制。一旦风向突变。将毒烟倒着向发射者这边吹过來。那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轻者双目失明。重者全身溃烂而死。根本沒有任何解药可觅。与其回去冒那个险。还不如继续跟前方的中国狙击手在草原上兜圈子。反正推迟归队的借口早就被酒井前辈想好了。‘为了阻止那个中国狙击手悄悄地绕回去向大部队打冷枪。’毕竟对方本领过人。在三百米的距离上几乎是百发百中。如果任由此人肆无忌惮地自由发挥。下一枪说不好就要瞄准藤田长官的脑袋。那样的话。这场声势浩大的讨伐战就要终结于一次狙杀。孰重孰轻。相信藤田长官能判断清楚。

    双方在旷野里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从上午纠缠到了中午。又从中午纠缠到了傍晚。眼见着天色慢慢变暗。张松龄口中的小调嘎然而止。必须跟追兵做个了断了。否则。拖得时间越长。形势对他越是不利。毕竟对方有十二个人。可以轮换着睡觉。而他这边只有单人独骑。万一不小心打了个盹。肯定沒机会再次醒來。身后的这伙鬼子兵们趁他睡着的时候偷偷地摸上前砍上几刀。就可以给白天的追逐战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沒等他决定用什么方式了断。鬼子兵们已经迅速做出了反应。十二个人齐齐勒住战马。端起枪。随时准备迎接來自对面的冲锋。

    听到身背后的马蹄声再度中断。张松龄忍不住哑然失笑。干脆将马头拨转回來。冲着严阵以待的鬼子兵们举了举手中三八枪。大声喊道:“你们几个到底要干什么。想战就战。不想战。就赶紧滚蛋。别跟个发春娘们似的老缠着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