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流光 (二 下)-《烽烟尽处》


    第(2/3)页

    “嗯  ”陈辉用力点头  脸色微红  在他以往的作战经验中  有无数次三板斧沒能砍死敌人  然后不得不含恨撤离战场的先例  多到大家都有点儿麻木了  习惯于从敌我双方巨大的装备差距上找原因  很少考虑到  其实除了装备因素之外  士兵训练度不够  指挥者方案制定的太草率粗疏  也是导致战斗目标能否顺利的达成的重要原因  并且后两者弥补起來  远非缩短跟日军在装备方面的差距那么困难

    “我也觉得胖子说得有道理  领导之所以让咱们來读军事课  目的不就是让咱们的指挥水平能提高一些么  ”有一名叫黄盛的组员站起來  低声给张松龄帮腔

    “是啊  我以前在七一七团的时候  就曾经吃过类似的亏  原本以为三两个冲锋就能拿下鬼子的阵地  结果打了整整一下午都沒拿下來  我们团长最后只能抢在鬼子的援兵到來之前  带着大伙主动撤离  ”另外一名带着明显江西口音的组员也站起來  低声补充

    “嗯  有些办法打国民党好使  打小鬼子就是力不从心  我在太岳根据地那边的时候......”其他组员也纷纷开口  给张松龄提供强烈的支持

    大伙越说越兴奋  不知不觉间  就把附近另外两个小组的学员全给吸引了过來  好奇地从大伙手里接过两个指挥方案  认真比较  很快  后來者就自动分成了两派  一派引用学校的授课内容  对张松龄小组的方案表示绝对支持  另外一派  则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实际情况  成为大队长陈辉一边的“铁杆”  逐条批驳张氏方案中的谬误

    “问題是  咱们八路军哪來的那么弹药供给大伙挥霍啊  敲掉敌军火力点  你这里说至少需要四十枚炮弹  用迫击炮近距离补漏  每个遗留火力点儿还要浪费三发  此外  你还要把手榴弹朝战壕前面乱扔  不直接扔进战壕里头  张胖子  照你这种打法  得多少弹药才够打一仗啊    ”一名來自晋西北的游击队长  点着张松龄的方案  大声质疑

    “炮弹写得是最大消耗数量  具体作战时  也许用不了那么多  但是有备无患  ”张松龄笑了笑  丝毫不以对方的质问为忤  “晋造手榴弹破片率太低  杀伤力非常有限  咱们边区造  甚至还不如晋造  与其冒着被对方击中的风险往战壕里丢  我个人认为  还不如发挥黑火药爆炸式烟雾大的特点  用手榴弹群爆來制造烟幕  掩护后边的队伍向前推进  当所有部队都抵达到战壕跟前  咱们这边的人数优势便能体现出來  无论是与鬼子对射  还是立刻发起白刃冲锋  损失都会降低许多  ”

    “恐怕到那时候  弟兄们手中也就剩下一杆空枪了  ”另外一名來自冀中的游击干部不服  嘟囔着说道

    “那就白刃战呗  反正已经推进到战壕边缘了  干脆跳进去跟小鬼子刺刀见红  ”沒等张松龄接口  他身边的组员抢着回答

    “那先前打出去的弹药  岂不是都浪费了  ”有人还不服气  继续大声质疑

    “沒不浪费  至少打掉了敌军中威胁最大的火力点  并且沉重地打击了他们的士气  ”张松龄扭过头冲着说话者笑了笑  非常耐心地解释

    “消耗那么多弹药  就是为了顺利将队伍推进到战壕前  居然还说不浪费  张胖子啊  你到底是不是游击队的人啊  怎么我觉得连国民党那边  都舍不得像你这样大手笔    ”人群后猛地挤进來一个满脸刀疤的汉子  指着张松龄鼻子追问

    这话未必有什么敌意  但是着实问得非常沒有礼貌  张松龄心头立刻隐隐涌上一丝不快  看了对方一眼  淡然回应  “我觉得  人命总比弹药更值钱些  弹药打光了可以想办法缴获  可弟兄们牺牲了  就永远救不回來了  此外....”

    将声音稍稍提高了些  他大声补充  “我來自察哈尔军分区黑石游击大队  档案你可以去校办去查  我们那边  是有名的地广人稀  肯参军打鬼子的年青人难得  所以更要珍惜他们的性命  ”

    “我  我不是那个意思  ”刀疤汉立刻羞得满脸通红  挥了下胳膊  大声解释  “我是说  我是说  你的这种战术根本不实际  不光是你  咱们最近学的很多东西  听起來满像那么一回事情  但拉到战场上  未必好用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