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与地 (十 上)-《烽烟尽处》
第(3/3)页
“当年第一眼看到乌老哥你,我就觉得,你不可能是个普通蒙古商人。”张松龄也笑了笑,带着几分感慨回应。
当年在山中与对方相遇,他敏锐地从马车上闻到了枪油的气息,只不过当时敌我未明,沒有戳破而已,现在回想起來,乌云起那次肯定是在替游击队运送枪械,沿途那么多道关卡挨个走过來,居然沒被小鬼子抓到,这份本事和勇气,也着实令人赞叹。
正感慨间,骑兵连长老杨已经策马走了上來,在他身边跳下坐骑,举手向乌云起敬礼,“乌教官,二分队杨任仲向您问好,您,您还记得我么。”
“什么话,我怎么可能不记得,。”乌云起将手举到额边,大笑着还礼,“去年在军分区那边我教过的学生里边,你是进步最快一个,前两天在电报里见到你的名字,我还跟弟兄们说呢,这下简单了,你和张胖子都是老熟人,接头时绝对不会怕被别人骗了去。”
话虽然这样说,他却很快转过身,从战马的鞍子下取出了个做工精细的牛皮包來,从里边拿出几页文件,“你们两个看看,有什么问題沒有,沒有的话,咱们就正式开始交接。”
张松龄见此,也赶紧回到自家队伍中,从不备用坐骑的马鞍下取出自己所携带的交接文件,依照事先约定,交给乌云起审核。
文件审核工作很快就顺利完成,一众学子们,也被张松龄领到了乌云起面前,与他们的下半程护送者互相做了介绍,当所有交接手续结束之后,乌云起抬头看了看天,笑着提议:“一路都吃干粮,大家伙肯定都烦透了吧,先别忙着往回走,跟着我,我给你们找个地方打牙祭。”
“打牙祭。”张松龄愣了愣,诧异地打量乌云起和他身后的战士,无论怎么仔细看,都看不出众人身上藏着足够供应一个连的新鲜食物。
“你别忘了,我可是地道的蒙古人。”乌云起猜到张松龄在想什么,得意地笑了笑,带头跳上了马背,“跟我走吧,这里虽然是锡林郭勒,可也不是所有蒙古人,都愿意跟德王一道去给小鬼子当狗子,走吧,用不了多远,只要能找到下一片毡包,我就保证不会让大伙继续啃干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