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崇祯:大明灭亡,跟我关系不大?-《大明修仙聊天群》


    第(2/3)页

    自耕农加征田赋!

    从而导致自耕农负担越来越严重。

    不过,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就因为缙绅士族不用纳税,从而导致自耕农,自愿将名下土地“投献”给官员士绅!

    尽管这些自跟农不愿意,可没办法!

    后期庞大的税负,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土地贡献出来!

    一个自耕农与缙绅士族合谋,瓜分政府的税收的循环生态体系就这么诞生了,这个体系在朱瞻墡看来,简直就是毒瘤中的毒瘤,要命的那种!

    如此,朝廷既不能征收商税与关税,也不能向官员与缙绅士族征税,那为了支付越发庞大的军费开支!

    然后万历脑子一抽,开始陆续加征三种新税:1、辽饷、2、剿饷、3、练饷,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三饷。

    之后进入小冰河时期,导致北方农耕收成爆减,叠加土地兼并,以及三饷的加征,后期三饷直接达到天赋的数倍,直接导致大量自耕农破产。

    能造成这些局面,都是大明朝廷自己作的!

    抛开立场不谈,客观来看,朱瞻墡只想说两句话:

    1、呵,忒,活该!

    2、玛德,垃圾明朝,不管百姓死活,活该你特么的灭亡!

    咳咳,当然,这些话朱瞻墡现在可不能说了,他也是皇家人,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立场!

    不过这种问题以后都不会发生就是了。

    像是这种土地兼并情况,可不是大明朝独有,因为自古就是官员士绅不纳税。

    最终的结果导向就是,朝廷税源急剧下降。

    财政收入也极具下降,而这个财政黑洞,一直到前段时间,才被仙明内阁五老解决!

    而这个政策,名叫“官绅一体纳粮”,这个政策一出,直接被天下读书人歌颂,做梦都能笑醒。

    为啥?纳税到一定程度,可是算作贡献的!

    当贡献积攒到一定程度上,就会转变为功绩,就意味着会得到仙法!

    这么一来,大明财政黑洞自然就被解决了。

    当然,还有老爹朱高炽提出的什么“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等利国利民的政策,都让仙明发展蒸蒸日上。

    财政,土地问题,从开始就出现了,这些是本该就有的一些问题,从老朱自个开始,就把问题遗留了下来。

    之后,就是大明的养“猪”制度了。

    这玩意,源于老朱,发扬光大于老爷子的手笔!

    藩王不能出封地,不能干政,就像是养猪,因为没事做,就是吃喝拉撒,生孩子。

    孩子还有爵位,爵位按照制度还要给俸禄,庄园、田地、所以,后期子孙越来越多。

    直接导致本就属于是寒冬的国家财政,更加雪上加霜,负担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所有的财政支出,全部是给了藩王和官员,对民间几乎忽略不计。

    初期还好,子孙不多,财政负担不大,到了明末,子孙人数庞大,直接崩溃。

    单单是嘉靖年间二十一年,皇室支出可以说是,占据国家财政支出比例的一半以上。

    到了万历后期,财政年年赤字!

    到了最后,只能大规模的削减开支,然后就是裁撤各种朝廷基础架构。

    不裁撤最没用的,只裁撤最没发言权的!

    然后没钱了,那就开始拖欠军饷,天启与崇祯两代,拖欠军饷成了常态!

    直接导致军队气势弱,边军军闹饷事件层出不群!

    辽东军务开始荒废,可以说,大明朝所有人,都是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异族野蛮部落,发展,成长,壮大。

    期间毫无任何举措!

    军费拖欠之后,开始拖欠官员俸禄!

    本就历代官员工资最低一朝,到了明末连最低工资都没有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