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倭寇挑衅撞枪口,嘉靖直接掀桌子了!-《大明修仙聊天群》


    第(1/3)页

    奉神楼。

    朱颖趴在窗户上,静静的欣赏着远处天际那一朵朵火烧云。

    一双水润的眸子,一眨不眨的看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嘎吱。”这时,只听隔壁房间响起开门声。

    “师父回来了?”听到声音的朱颖立刻回身,赶紧朝门口跑了过去。

    一开门,就见师父重正要关门,立刻出声道:“师父!”

    听到朱颖的声音,朱棣回头。

    “师父,你跟秦君的交易谈成了吗?”朱颖询问道。

    “我亲自去的,还能失败不成?”朱棣挑了挑眉。

    “那师父,宗门的名字确定了吗?”朱颖看着朱棣,开口询问道。

    “嗯!”朱棣点点头,然后道:“已经确定了,就叫造化仙宗!”

    造化仙宗!朱颖呢喃几句,若有所思。

    “今后,你便是我造化仙宗的大弟子了。”朱棣淡淡开口,“宗门整体架构与其他宗门无异。”

    “分为内门和外门,以及杂役弟子!”

    朱棣说着,朱颖都在一一记着,毕竟他们宗门现在就他们两个人,整理门规这些总不能让师父来吧。

    师徒俩一直忙活到深夜,这才将宗门初步完成。

    翌日。

    朱棣正在睡觉。

    然后就听一声凄惨的嘶吼声响彻整个天穹,朱棣也被吵醒。

    “看来嬴驷动手了……”朱棣从床上起身,披了一件衣服,来到窗前,遥望着王宫的方向。

    同时不紧不慢的从储物戒指里拿出一盏热茶,瞥了眼远处天穹上那巨大的蛇形虚影,细细品味了起来。

    “中级神职的畜牲,但智慧却是不低。”朱棣的神识可以清楚的看到祭祀大殿里的情况。

    “凡人,你好大的胆子,伱竟敢,你竟敢弑神!?”那拥有中级神职的白蛇缠绕在大柱上,翠绿的眸子怨毒的盯着大殿中的嬴驷。

    在嬴驷身后,百官已经跪了一地。

    秦太师甘龙更是浑身很颤抖的跪在地上,对着嬴驷连连叩首,道:“君上,不可,不可啊!”

    “得罪神灵,我秦国就彻底完了,完了啊!”

    其他已经得到神灵好处,倒戈向神灵的百官,也是大声叫喊着。

    然而对于百官哭嚎,嬴驷却是始终不为所动。

    在他身边,嬴华手中一把“诛神铳”对准那白蛇神灵,满脸都是冷笑之色。

    在他眼中,什么狗屁神灵,从他跟兄长谈条件,只想要好处,不想为秦国服务的那一刻就该死了。

    “寡人要让这天下的神灵都睁大眼看清楚了。”嬴驷听着身后的哭嚎,神色平静的转过身,冷眼看着眼前这些大秦的老臣,继续道:

    “这天下,即便是神灵,也只能是我秦国的臣民。”

    “如若有神灵乱法,那么也只有死路一条!”话毕,嬴驷陡然一声爆喝,“嬴华!”

    “嘭!”收到命令的嬴华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跟着一道恐怖的光束爆出。

    “不!!!”白蛇神灵张大嘴,发出嘶吼,结果就是被嬴华一枪爆头。

    下一刻,一道白色的光团,流淌着神秘符文的神职缓缓悬浮在大殿之中。

    嬴驷看着眼前这一幕,已经从朱棣处得知这是什么东西的他自然不意外。

    一抬手,就见那神职落入了他的手中。

    “哗!”一时间,整个祭祀大殿一片哗然,百官惊骇的看着这一幕,几乎是要把眼珠子给瞪出来。

    君上,他竟然,竟然真的敢弑神!

    “传我命令,今日起,凡是秦国境内,所有神灵全部要遵守秦律管理,如有以神力乱法者,杀!”

    “是!”

    随着嬴驷的这道命令下达。

    一时间,秦国天下一片哗然。

    为啥,因为神灵具备将自己神职权力范围内,沟通万灵的本事,而在嬴驷的授意之下。

    今日在祭祀大殿内发生的一切,已经被渭水河的那条神林。传输给了整个秦国境内的所有神灵。

    之后,这些神灵又全部传输给了其他国家的神灵。

    而这个消息,也迅速传遍全天下,以及所有百姓的脑海当中。

    一时间,整个六国君王,以及天下百姓亦是一片哗然,秦国竟然真的敢弑神?疯了吧?

    当然,一些饱学之士,他们更在意的还是,秦国到底凭什么敢弑神,他们是如何抗衡神灵的!

    不仅仅是人族掌权者和那些见识不凡的掌权者们,还有一些神灵,也开始聚集在了一起。

    一个中等神职的神灵被杀了。

    这显然,秦国掌握的力量,肯定还要在他们以为的之上。

    一时间,这些神灵也开始变得瑟瑟发抖了起来。

    奉神楼内。

    “哼!”朱棣轻笑了一声,神识收回,来到座位上坐好,同时查看起了聊天群。

    因为月初了,大胖儿子又给他送汇报来了。

    他虽然不管事了,但之前定好的,大胖儿子还是会固定时间给他汇报消息。

    朱棣在一一查看如今大明的发展状况。

    总的来说,如今整个大千宇宙,朱高炽当初制定的,修仙宗门时代,已经全部步入了正轨。

    一些距离大明主世界比较近的世界,更是发展出了好几个修仙大宗。

    而这些修仙宗门,之所以能发展的这么快速也是有一些外力因素在内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初朱瞻墡在群实验室研发的那一款秘境制造机的原因。

    毕竟时至今日,每刻钟都会有成百上千的秘境,发往大千宇宙,一天能产生多少秘境,一个月,一年,这些秘境不断的落入一个又一个星球之中。

    之后被法则之力捕获,而后发生变异,威力或许会更强,甚至产生种种不可思议之力。

    这些都会随着秘境被发现,后反馈回秘境制造机,最终落入大明主世界的手里。

    发往整个大千宇宙的秘境,被这些修仙宗门所捕获,从而导致他们无论是功法还是修仙资源都大大提升。

    再加上如今大千宇宙内又出现了神灵!

    击杀神灵以后,就可以得到神职,以后在神职范围之内的一切资源、秘境,都无所遁形!

    而得到神职的宗门,开采一方世界的修仙资源效率,可以说再次飙升了一个乃至数个层级。

    也是因为如此,野蛮修仙时代彻底来临。

    不过朱棣在看朱高炽发来的,关于野蛮修仙时代的汇报时,同时也发现了野蛮修仙时代下的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个暴露问题的,就是嘉靖朝了。

    当然,确切的说,不光是嘉靖一朝,而是除了大明主世界以外,诸天大明都或多或少遇到了一些状况!

    这些小世界普遍遭遇的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普遍都出现在了本世界的其他国家身上。

    当初大明主世界一统整个世界,但其他大明本国也才刚刚开始发展,哪里还有闲工夫去收拾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因此导致现在成了问题。

    至于向星辰宇宙出发的那些修仙者,倒是没有出现任何乱子。

    一来他们的数量毕竟属于少数。

    二来,小世界大明的修仙者,还没有主世界发展那么快速,修为也没有主世界的修者高。

    甚至就连发展最好的嘉靖朝,全国境内,仙府数量,也不过才十几座而已。

    其中三分之一的修者,要投入军中。

    三分之一的修者,要放到大明的朝廷公职当中。

    最后三分之一的修者,要投入建设炼器阁、炼丹阁、灵器工厂这些地方。

    只有少数修仙者,从仙府修仙毕业,达到“甲班”修为要求标准,也就是炼气化神第二阶段的,才会被允许出去建立修仙宗门。

    像是主世界那样,一些仅仅只是炼精化气第一阶段或者是第二阶段的修者,是不被允许创建宗门的。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修行者数量较少的原因。

    毕竟发展一个国家,肯定是要全面发展的,不能仅仅只是发展极个别地域。

    对于这一点,诸皇也曾在开会的时候,向朱高炽反映过这一点,朱高炽考虑过后自然是表示同意。

    毕竟只有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发展,量力而行,才能将诸天大明发展好。

    但是秘境制造机发向大千宇宙发送的秘境,可不仅仅只是一方宇宙,而是面临整个整个诸天。

    也因此,诸天大明的一些本世界当中的国家,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秘境传承。

    如此也就造成了现如今,诸天大明所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诸国开始变得躁动不安。

    再加上有神灵作祟,这些神灵无法对大明造成威胁,也不敢在大明境内搞事情,那就只好跑去了其他国家。

    其他国家正眼馋大明可以修仙,拥有这些强大,且不可思议的手段,对这些神灵,那自然是绝对的支持态度,毕竟秘境这东西可遇不可求。

    而且,有秘境传承的功法,再结合神灵的支持,堪称如虎添翼!

    虽然这么看来,有滋敌,并且自找麻烦的嫌疑存在,但这是不可避免,且必须要这么做的。

    野蛮修仙时代,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早在朱高炽决定施行的时候,就已经料到了。

    不过,大明如果真的想镇压,也就分分钟的事情。

    但大明不能这么做,因为还不到时候,野蛮生长的修仙时代,是不应该被束缚的。

    至少,在野蛮时代结束之前,大明主世界不会出手干预任何一方的发展。

    至于诸天大明的危机,在朱高炽看来,这些都是小问题,在可控的范围内,适当的让他们经历一些风雨和对手,也不失为一种培养手段。

    用朱瞻墡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形容,就是温室里的繁荣,无敌,都只是虚假的表面。

    大千宇宙那么大,这还只是一个大千世界。

    谁敢保证以后,大明掌控下的大千世界,不会遭遇其他大千世界的进攻?

    那时,一群没经历过任何风雨的绵羊,遭遇真正的虎狼,就算能打赢,也是惨胜。

    所以说,大明培养对手,不是为了好玩,也不是为了作死,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也因此,大千世界,必须要经历野蛮时代!

    甚至是如今的神灵降世,搞一些小动作,主世界大明也都没有太过认真,收拢神职,都是在以一种平缓的方式一点点推进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