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发现金矿-《重生买它几百斤房产证》


    第(2/3)页

    所以工作就相对的难找,如果像小王这样家境学哲学的,那没任何影响。

    叶清灵就是文科类,她当初选错了方向,如果在米国这边读研选择理科类,反而有一席之地了,但学理科苦不说,高中时期就要基础了,她也没那个基础打磨时间了。

    一句老话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这个其实就是精工类的工种了,学习比文科要累,而且短期类无法变现的,理科起步基础是硕士,大部分是博士。

    本科的理科生也不愁找工作,但基本是最基层的程序员这类的,但如果是读研读博,那么就不一样了,就像学医的一样,普通大学生毕业,大专生三年能毕业工作变现,本科四年,有的专业短期变现也快,比如旅游啊,绘画啊,音乐啊等等。

    有多重渠道变现,线上线下接点小活,而学医的,十年内能变现就很不错了,这类的属于厚积薄发了,一个理科的博士毕业薪资不会太低的,但岁数也在那了,前期都在工作室里没日没夜做科研,放弃的东西也多,一般孩子真的吃不了这个苦。

    叶清灵当初如果学理科来这边,可能很快就能找到一份解决温饱的工作了。

    米国最好就业的国外人口就是阿三哥了,因为三哥学理科的多,阿三哥本国的理工科类大学每年是不愁就业的,因为得到了国外认可,每年都会去直接校招。

    医学生和理科生的退学率是高出文科生的,现在可以推断出一点,在这边大部分难找到工作的是普通家庭出国后留学的文科生,还有一些过来没考上好的理科学校读研的一群人。

    这个基数有多大?最主要的,被就业歧视而找不到工作的人有多少?这批人的价格现在很低啊,准确说给点生活保障,他们就能干了。

    如果这个成本,在国内招聘他们可能招聘不到,因为他们在国内是稀缺,在这边就是普工啊,赵明阳突然想到了一个方案,在这边招聘一批这类就业困难的华裔,以这边普工的价格和他们签约工资合同。

    然后再把他们弄回头,给与他们一个不错的名头,把他们集中在一起,然后变现他们曾经的学霸学神人设呢?

    反正国内大部分人也不知道他们在国外如何,这类的人在国内反而不好找,即使找到要求也高。

    但米国这边多啊,不如在米国把他们签了,弄个十年合同,再把他们弄到国内集中安排工作。

    如果不配合,就以天价违约费让他们配合。前提,不能让他们先知道这公司是国内过来开的,很容易被他们在国内打听到一些事。

    那就让尹芙妮去帮自己签,签下来后把这批人外派到国内,让他们人在国内工作,工作合同在国外,工资国外按时发给他们。

    这批人在国内价值才大,都是国内普罗大众认为的学霸,这类人很容易赢得国内大众的信任的。

    那么他们如果推荐一些产品呢,是不是比普通人推荐可信度要高?赵明阳眼睛里流露出难以察觉的兴奋,用学霸赚钱。

    赵明阳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叶清灵身上,现在的叶清灵,说白了,已经无路可走,如果赵明阳这时候拉她一把,对于她来说就是黑暗里的一道光。

    叶清灵的优势是什么?赵明阳在思考了,她的价值是多少,最多给她一笔钱帮她一下,这是赵明阳自己觉得已经仁至义尽了。

    但如果她还有一定价值,赵明阳肯定更愿相互交换利益,顺便给她一次机会。

    叶清灵有什么别人没有的优势呢?赵明阳在思索着。如果有,无非是她这几年在这边各个区熘达,对于每个区域应该都有一些了解,对于米国的底层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于米国这个社会构造有深刻的了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