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二轮较量(第一更)-《从魔术秀走向娱乐圈》


    第(2/3)页

    采莲人在绿杨津一阙新歌声嗽玉。

    看到这句话,有几个面试官是一头雾水。

    这是古诗吗?怎么只有一行字,而且看这个排列也很奇怪,断句也没有,读着叫人古怪无比。

    但是肖凡还有另外几人脸色一变。

    “朱总监把这诗都拿出来了?”

    “这诗可是被华夏诗歌会评为近代五十首经典诗歌之一的作品啊!”

    有同事凑过去问:“这是古诗吗,我怎么没看懂?”

    有懂行的解释道:“这你就不懂了,这其实是一个回环诗,要这么读才行。”

    “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阙新,一阙新歌声嗽玉,歌声嗽玉采莲人。”

    “你们看,这一行字刚好就可以按照这样迅速,最后尾首相连,就成了一首绝妙的七言律诗。”

    听过同事的解释后,所有人这才明白过来,满脸也都是震惊的表情。

    这诗也太厉害了吧,能把古诗完成这种花样,又要连在一起,还有意境优美,真的不愧是被华夏诗歌会收录并评选的经典古诗。

    周围面试官的佩服声,听的朱志有些眉开眼笑,他笑眯眯朝楚鸣道。

    “楚鸣,这就是我给你的最后一道面试题,这是我很满意的一篇作品,肖凡一直强调你文学功底好,那你就依照我这诗,也创作一首类似的诗,算作回应,同时也展示一下你的文学水平,这没问题吧。”

    朱志这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和楚鸣斗诗,他们不是说你文学功底好吗,说你诗歌写的比我都好,那你来对上这首诗啊!

    又是一次针锋相对!

    周围的面试官都为楚鸣捏了把汗。

    “这诗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朱总监写的诗里,最经典最出彩的一首!”

    “这怎么创作的出来,难度太大了。”

    “光是创作一首七言律诗就足够人头疼的,还要首尾互连,这诗别说是中文系的学生,我看那些老教授恐怕都难。”

    “不是恐怕,当年这诗一出,就有许多文学爱好者想要来上一首作为回应,结果到现在也没见下文。”

    “楚鸣这下要栽跟头了!”

    这诗一出,评委都清楚,楚鸣不可能对的上。

    许多喜欢古诗的专家教授都拿这首诗没辙,楚鸣一个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拿什么来比?

    他没得比啊!

    “当然了,这诗对你来说是有点难度,所以我可以给你半个小时的时间,也不要求你写的和我这个一样出彩,只要格式正确,意境不差,我也算你过关如何?”朱志笑眯眯看向楚鸣。

    他觉得他这一手,已经让楚鸣意识到他的文学水平依然不能和自己相比,算是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他清楚山外有山楼外有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