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御前会议-《崛起崇祯》
第(2/3)页
只是,议和一事,终究也一拖再拖,从而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一滴清泪顺着消瘦的脸颊滑落,杨嗣昌却浑不自觉。
他的双眸仿佛看到接下来的一幕:朝廷下令勤王、军队避战观望、建奴烧杀掳掠、建奴满载而归、军队欢送出塞、朝廷问罪杀人。
然后,面对满目疮痍的战后治理,朝廷根本有心无力。
周而复始,这已经是第四次了。
却是不知,朝廷还能扛过几次?
“陛下驾到!”
在一片压抑中,门口蓦然传来小黄门的喊叫声。
顿时,殿内恢复些许生气,窸窸窣窣声响起,诸位大人们急匆匆起身迎驾。
“都请落座,朕已无碍,让诸位爱卿久候忧虑了!”
门口处,崇祯皇帝满脸微笑举起双手往下压,在众人诧异的眼光落座丹墀上方的龙椅上。
陛下这节奏似乎有点不对呐,不符合现在的主旋律啊!
群臣相互对视片刻,方在内阁首辅刘宇亮的带领下俯身行礼问安。
“天佑大明,臣等恭贺陛下龙体安康。”
“诸位爱卿免礼!”
崇祯皇帝挥挥龙袍袖口,温和的龙眼在大家脸上缭绕一圈,笑吟吟答道。
通过这些肢体语言,他好像风轻云淡,又似举重若轻。
总之,轻松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跟过去或暴跳如雷,或惊慌失措,或故作镇定……完全是天囊之别。
不过这样一来,众人不安的心情倒是缓解了好多,主心骨又回来了。
寒暄过后,崇祯皇帝让一些没有担负朝廷重任的打酱油角色离宫,只留下朝堂上的重臣。
毕竟,人多嘴杂,并不是商议国家大事的时候。
这些,后世参加过无数大会的崇祯皇帝深有体会。
有一句话形容得好,解决小问题开大会,解决大问题开小会,解决重大问题一般不开会。
清场过后,人数少了许多,宫中小黄门搬走多余的凳子,众人重新落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