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忠义无双-《崛起崇祯》
第(2/3)页
刘文耀和巩永固如同忠义的老王一般,都是最忠诚本尊之人,崇祯皇帝自然相当在意。
“陛下,不关小公公的事,是臣等不让通禀。”
听到声音,屏风外的刘文耀出声解围答道。
继而,和刘文耀一起的驸马都尉巩永固亦解释道:“听小公公说,陛下自昨日起,一宿未眠。
今日又从日出到日昳,勤勉政事,未尝一刻休息。如今好不容易小憩片刻,臣等如何忍心打搅?”
这话没毛病。
崇祯皇帝微微颔首,没有追究小黄门的责任。
说话间,二人进来参见崇祯皇帝,俯身行礼。
“二位免礼平身。”崇祯皇帝双手虚抬,柔声答道。
同时,吩咐房内太监全部出殿,方才有时间打量他们。
巩永固年轻一些,正是锋芒毕露的年纪,站立在那儿,便犹如一把利剑,英气逼人。
相较之下,刘文耀虽然没大巩永固多少,但因为一直有职务在身,游走朝堂,显得内敛沉稳。
两人性格,一动一静,大抵是崇祯皇帝的第一感觉。
都给崇祯皇帝的印象不错,没有勋戚子弟金玉其外的虚浮,怪不得能得本尊的赏识和信任。
刘文耀和他的哥哥新乐侯刘文炳是皇亲,是本尊亲舅舅之子,三人是姑表兄弟。
历史上,本尊对新乐侯刘文炳、刘文耀兄弟和巩永固十分信任,授予他们直接面君奏报的权力。
这在外戚不得干政的大明朝,是非常少有的殊荣。
当然,刘文炳三人也没有辜负本尊的信任。
他们不仅忠义,还及其有能力,是前任崇祯皇帝的好帮手。
在崇祯十七年一月,快递小哥的叛军势如破竹,大明危在旦夕。
刘文炳三人与本尊研讨国事时,向本尊提出要让定王和永王尽快就藩。定王去山东,永王去四川,太子退守南京监国。
这样一来,即使叛军攻占了京城,仍然还有很大的转圜余地。
说得难听点,四处分散,留下革命的火种,以图东山再起。
本尊深表赞同,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建议。
但悲哀是,居然因为内帑没钱而暂时推迟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