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卢象升的烦恼-《崛起崇祯》
第(2/3)页
一旦国家无内忧,陛下即可以整军备武,对东虏大张挞伐,以雪今日之耻,永绝边境之患。
谅彼蕞尔小邦,偏处一隅,如何能与大明抗衡!”
杨嗣昌说完,高起潜、陈新甲皆出声称赞,前任崇祯皇帝也点头。
就连卢象升自己,如果平心而论,好像也有几分道理。
其他人也劝他不要操之过急,但丝毫不说他们的主张,也不提出任何积极意见。
倒是曹化淳因不满高起潜近两三年来爬得太快,做了天下兵马总监军,淡淡地说了一句:“卢总督说的毕竟是正论。”
会议一直开到大半夜,可是没有结果。
是否对建奴作战,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可能在一次会议上解决。
卢象升只强调一部分将士可用,而杨嗣昌和高起潜却说军队普遍的士气不振和将领畏敌怯战。
卢象升说号召京畿百姓从军并责令京师官绅大户出饷,然而根本办不到。
没有饷自然不能募兵,所以会议进行到半夜不了了之,徒然增加了卢象升心中的苦恼和忧闷。
“唉,国朝重臣如此惧敌,热衷议和,这仗叫本督如何打?万不得己,只好不顾死活,独力奋战,以谢国人!”
最终,卢象升长叹一声,眼中忧色一闪而过,慨然叹道。
“卢督切莫伤悲,陛下如今战和未定,一切尤为可知。”军中赞画杨廷麟劝慰道。
卢象升看了一眼杨廷麟,很佩服他的乐观精神。
此君原本是户部给事中,因议和一事上疏弹劾兵部尚书杨嗣昌,疏中尖锐地指出:“陛下有挞伐之志,大臣无御侮之才,谋之不盛,以国为戏。
杨嗣昌及蓟辽总督吴阿衡内外扶同,朋党误国,与高起潜,方一藻倡和欺议,武备顿忘,以至于此。”
杨嗣昌一怒之下,诡荐杨廷麟懂得兵事,把他连升两级,改任为兵部职方主事,在卢象升军中赞画军机,企图把他派到前线去送死。
前任崇祯皇帝还以为杨嗣昌宽宏大量,举贤不避仇,便同意了。
不过,杨廷麟的到来,令卢象升大喜过望。
他们都是主战派。
此时,面对杨廷麟的劝慰,卢象升摇头长叹道:“陛下倒没有什么!
可叹的是杨本兵与高监军畏敌如虎,无意言战,只想委曲求全贪图一时之安,不顾后患无穷。
本督在朝廷上孤掌难鸣,欲战不得,难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