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臣请陛下下旨-《崛起崇祯》
第(2/3)页
作为下属,这失职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间乃最耗费钱财之事,过去朝廷根本无力担负,此事不能怪爱卿。”
崇祯皇帝摆摆手,直接说明了原因。
情报不明,这关杨嗣昌什么事?
如果要说有错,那只能错在大明朝廷没钱。
别看崇祯皇帝轻飘飘的成立军情司几个字,可这意味着朝廷要洒出大把白花花沉甸甸的银子。
刺探别国敌情,其手段无非就是收买敌国官员、盗取情报等,这需要的是海量银子。
过去以大明的财政状况,能够负担吗?
怕是连情报人员的俸禄都难以担负吧?
还谈什么收买、刺探?
“谢陛下体贴宽慰,臣定然办好此事,为陛下提供决策。”
崇祯皇帝的贴心话,把杨嗣昌感动得无以复加,他也急忙的表决心。
“爱卿办事,朕放心。”
对于杨嗣昌的能力以及忠诚,崇祯皇帝还是信任的。
说起来,杨嗣昌一生中最大的非议就是害了卢象升,可这真能怪他吗?
历史上,由于情报不全,怎么和建奴作战是个大问题。
兵部尚书杨嗣昌不知道怎么战,他只要求勿浪战。
那么卢象升有没有自己的作战方针呢?
很遗憾,也没有。
史料记载他制定了一个“夜袭”的作战计划,但这只是他权力范围之内的战术动作。
由于高起潜不配合、关宁军不听指挥而没有取得预期战果。
于是,卢象升一气之下要求分兵。
战况不利,不但没有要求增兵,反而提出分兵,可见卢象升也没有什么作战方针。
而分兵后怎么作战的问题,估计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最后陷入了建奴埋伏,以身殉国。
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卢的性格很冲动啊!
跟死太监斗什么气啊?
这时应该行雷霆手段,杀掉几个不听话的关宁军将领,这才是最正确的道路。
事情说回来,老卢是冲动了,而杨嗣昌呢?
第(2/3)页